课程育人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课程育人 > 正文

【三全育人】《物理》课程育人案例

发布日期:2021-12-27 作者: 来源: 点击:

榜样传递正能量—《动能定理》的教学设计

机电工程学院 副教授刘立群

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开展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来,坚持内涵式发展。组织教师认真学习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讲话精神,要求教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,要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,把思政教育与知识教育统一起来,全面实施课程育人机制。

课堂是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技能及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主阵地,每位老师要发挥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,把好阵地,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到每一门课程中,促进学生知识和身心同步健康发展,用点滴的培根铸魂,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的高等技能型人才。

一、《动能定理》教学思路

1.知识能力目标

《物理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,是五年制高职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。《动能定理》是本门课程第四章第二节教学内容。

本次课的知识和能力目标:使学生掌握动能和动能定理的基本知识,并具有应用动能定理解释分析生产、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
2.思政目标

培养学生自主探索、实践求知的科学素养,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树立“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”的坚定信念。

3.学情分析

本门课程教授对象是初中毕业直接参加五年一贯制大专教育的学生,他们年龄均在15、16岁左右,是长知识、长身体的重要阶段,可塑性大,易受多种思想影响。因而在这一阶段更要注重思想品德的培养,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技能,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
4.思政内容

通过教研及双基活动,研讨探索找准《动能定理》与思政元素融合的切入点。

课前通过实例引入,培养学生多观察多思考的科学素养。教学过程中,思政元素贯穿始终,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,学习大国工匠的执着和坚守。课后反思,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身边的自然现象产生兴趣,并学会探究式学习,让“技能报国,强国有我”成为学生追逐的理想。

二、教学过程设计

1.创设适合的学习情境,培养探索求知的科学素养

以维果斯基的“最近发展区理论”设置学生较为熟悉、符合学情的生活实例,创设问题:在城市中开车,为何最高时速一般限制在60km/h?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,融入设置的情境中,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,充分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。在黑板上写出动能定理的公式,并解释:道路一般开车,车速增大一倍,刹车需要的距离增大到4倍,所以为了安全,一定要合理控制车速。再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相关实例,并试着用动能定理去解释现象,学生在记住了动能定理公式的同时,也学会了利用科学知识去发现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,感受着学习的成就感。在互动过程中,揉入《牛顿与苹果》的故事,更加激发学生自主探索、实践求知的习惯养成,提升了科学素养。

2.用点滴的培根铸魂,使“技能报国,强国有我”成为学生追逐的理想。

在分析演示“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探究实验”时,与学生互动、探讨过程中,将科学的严谨性及工作精益求精的思政元素融入其中;在讲解“动能定理,合外力做正功,动能增大”这一知识点时,引入《榜样6》故事,将执着信念、奉献坚守、职责担当的思政元素融入其中。

在教学过程中,或语言或故事或事例,思政始终贯穿其中。

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,不仅需要科学家,更需要万万千千的能工巧匠。李万君和我们一样是技能型人才,是一个普通的电焊工,但他用焊枪诠释着“工匠精神”,平凡中迸发出非凡的力量。我们要以李万君为榜样,学会判断是非得失,学会正确价值观的选择。只有现在认真学习一技之长,将来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。让我们学习榜样,筑牢我们终身的信仰,让我们的技能汇聚成祖国建设的磅礴伟力,以大国工匠报效祖国。以后我们可以自豪的说:祖国的强大,有你有我有他。

3.课程总结,知识与思政并重

课程小结,与学生互动,由学生分析本次课我学会了什么,懂得了什么,从榜样的故事中我树立了哪些信念。以“运动员在起跑时为何会用力蹬地”结束本次课教学内容,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知识是服务于生活,报效于社会。

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,他们传递着正能量,促进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树立“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”的坚定信念。

三、总结反思

通过《物理》课程育人的不断探索,思政元素不断丰富,学生一方面提高了物理学习的积极性,另一方面正确的价值观、人生观逐渐形成,良好的形为习惯逐渐养成(上课前手机入袋已成为自觉的形为习惯)。通过榜样传递正能量,使学生坚信,只有筑牢信仰,学好技能,才能肩负起民族复兴赋予的使命。

作为一名教师,处处要以身作则,以严谨的治学态度,以课堂中的一言一行,教会学生对待知识的尊重,对待困难的不言放弃,对待工作的一丝不苟。要发自内心地去关爱学生,关心学生心灵的成长。不断挖掘思政元素,引导学生对国家发生的大事小情的正确思考,激发学生爱国热情,以榜样传递弘扬社会正能量。

通过点滴,以量变达到质变,努力践行着高校课程“立德树人”的培养目标。